《计测技术》学刊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量、量子传感技术专栏

 

作为近代物理的重要支柱理论,量子力学极大地提升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上世纪开始,他已经催生了现代文明中大量的关键应用和知识,如激光技术,电子技术,核技术,超导技术,化学与生命的原理,宇宙演化的原理等。对微观世界的主动操控与观察,使人类对信息的感知、传递与处理能力得到空前提升,由此引发的新一轮量子技术革命,必将引领人类文明进入崭新的高速发展通道。

利用量子测量技术,人们在时间、频率、加速度、电磁场等物理量上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测量精度。量子测量具有高准确、超灵敏、宽响应、易集成等特点,将会突破精度极限,改进信息获取与传递方式,在构建国家先进测量体系过程中发挥引领性作用,为各领域工程测量能力跨越式提升,乃至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2018年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决议,从2019年开始实施新国际单位定义,从实物计量标准转向量子计量标准,标志着精密测量已经进入量子时代。

为集中展示国内外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技术在科学、技术、工程等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促进国内外同行学术交流,提高跨学科技术交叉融合能力,加快推动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技术向工程测量领域发展步伐,《计测技术》拟推出“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量、量子传感技术”专栏,现公开征集相关领域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

一、征文范围

文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选题:

1、量子频标与原子钟技术(包括微波频标、光频标、新型频标技术等);

2、量子磁传感技术(包括超导型量子磁传感技术、原子磁传感技术、新型固态磁传感技术等);

3、量子重力测量技术(包括光学量子重力测量技术、原子量子重力测量技术、新型量子重力测量技术等);

4、量子惯性导航技术(包括光学陀螺技术、原子陀螺技术及其他量子陀螺技术等);

5、量子电场探测技术;

6、光学频率梳技术;

7、量子关联成像与计算成像技术。

二、征文要求

1、研究论文主题明确、内容新颖,能反映作者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水平,综述类文章有作者的独到见解和观点;

2、论文内容未在其他公开出版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过;

3、提交的论文不得涉及保密内容;

4、论文具体格式规范应符合“《计测技术》内容及版式要求”,参见《计测技术》学刊官网;

5投稿网址为http://www.jicejishu.net,登录注册《计测技术》学刊官方投稿系统,选择“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量、量子传感技术”专栏,文章将收入此专栏。

6文稿内容的正确性、著作权的真实性由作者负责。且请作者自留底稿。

三、专栏主编

          

       郭弘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量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量子电子学研究所所长

国家计划量子信息技术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防重大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电子学会会士,英国物理学会会士,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中国委员会电子学与光子学委员会主席,中国密码学会量子密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量子电子与光电子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量子磁探、量子时频、量子密钥、量子开放系统纠缠动力学等量子技术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其主要成果有:国际首次实现无人机航空量子磁探,填补了我国该技术领域空白;国际首次实现无磁屏蔽情况下的高灵敏度脑磁探测,加速了该技术在生物医学重大应用方面的实用化进程;国际首次实现商用光纤链路三千公里贯通式高精度量子时频传递,使我国成为该领域全球唯一进入千公里的国家。上述原创性成果的取得使我国在量子磁探和量子时频传递等核心量子技术实现完全自主可控。共发表学术论文近四百篇,被引近六千次,授权专利五十余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量子密码》),科研成果先后入选中国某科技“九大进展”“十大进展”和“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成就展。

四、联系方式

专栏联系人:韩                 微信号:18610999627

联系电话:62457159              电子邮箱:mmt304@126.com